来源:南宁医博肛肠医院 时间:2011-08-22 11:13
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一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
病因
肠息肉是由于人体先天遗传易感病态因素,在后天的情绪、饮食、炎症、感染、免疫能力下降等因素刺激、诱发下形成肠息肉、胃息肉。由此导致反复、再生、ai变、家族人员相继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先天遗传易感病态因素得不到调整。这一根本的原因称之为致息理论。
过去医界观点
过去医界对肠息肉的成因有多种观点。如饮食因素、精神因素、功能因素等等说法不一,但都难以解释清楚息肉形成、再生、反复、恶变、易感人群相继发病的机理。
突破
我们发现关键的致息原因后,才率先在肠息肉、胃息肉的致ai因素、息肉瘤体分型、发病机理、yao理、实验、临床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系统治好和防治反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质的提高。
常见症状
本病由于病理性质的类型不同,而临床表现或有差异,但主要以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为常见症状。
结肠息肉:
①便血或粘液便。
②可有里急后重、便包、或排便次数增多等。
③X线钡剂灌肠可有充盈缺损。
④纤维肠镜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肿块。
⑤病理切片明确诊断。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分类均按组织学表现和病理性质划分。
①新生物:计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这类息肉是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 极易发生恶变变。
②错构瘤:这类恶变是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 一种或数种组织过度生长的恶变。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息肉一般不会恶变, 但息肉病则多会恶变。
③炎性息肉:即假息肉, 由肠粘膜溃疡而引起。常见的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良性淋巴样息肉和良性淋巴样息肉病, 属正常淋巴组织, 与恶变变无关。
④增生性息肉:又叫化生性息肉。是在直肠和结肠粘膜上的无蒂小结节, 可单个孤立, 也可多发, 颜色与周围粘膜相同, 直径仅有几毫米, 一般无症状, 多并发腺瘤。
⑤综合征类:该类病在肠胃内有息肉, 在胃肠道外有特殊表现。
直肠息肉症状
①大便带血,色鲜红、量不多,无自觉疼痛。排便时息肉可脱出,排便后还纳。偶可见粪便上有勾槽,多见于儿童。
②肛指检查可触及圆形、质软、有弹性、带蒂或无蒂之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肿物。
③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常可见肿物,并可采取活体组织明确诊断。
④X线钡剂灌肠,可确定息肉部位及数目,可助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