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家访谈 >

医博专家谈痔疮的创口微小治疗进展

来源:南宁医博肛肠医院 时间:2011-08-22 11:10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977年由中国中医肛肠学会组织普查的结果显示国人患痔率为46.26%。随着人们对肛管直肠解剖认识的不断提高,对痔病发生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创口微小理念的深入人心,痔病的治疗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当今对痔病的治疗,总的趋向是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非手术方法与手术方法相结合,创口微小的综合治疗。现就近年来外创口微小医学、创口微小治疗的发展及痔病的创口微小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中医认识

自《内经》提出:痔是“筋脉横解”之后,历代均认为痔是血管经脉的病变,如《内经知要》有:“脉人肛,故为痔。”“痔乃筋脉。”《外科正宗》有:“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浊气痰血,流注肛门”,“气血浸人大肠,致谷道无出路,结积成块,而为痔。”都反映了这一认识。《普济方》曰:“盖热则血伤,血伤则经滞,经滞则气不周行,气与血俱滞,乘虚而堕入大肠,此其所以为痔也。”更明确的阐明痔是经脉气血俱滞而引起的病变。

西医认识

国外医学对痔的概念存在很多不同观点。1749年Morgami提出痔是肛直肠区静脉扩张引起的团块。1963年Stelzner则提出痔是直肠海绵体组织勃起所致。1975年Thomson提出肛垫的概念,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完善,肛垫指的是“位于直肠末端的组织垫,为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丛构成的复合体,其功能是协助肛门括约肌完善肛门的闭锁”;痔病是“由于支持组织松弛导致肛垫下移,因下移而出现充血、水肿、肥大和出血而形成”。以此为基础,1994年Londer等提出了肛垫下移学说,此学说受到许多外学者的支持,在我国肛肠外科学界亦逐渐得到承认。如我国2006年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中对内痔、外痔分别定义为“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淤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

创口微小医学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方法的发展,英文医学文献中出现了minimally invasive一词:1985年Payne和Wickham在内镜治疗泌尿道结石的报道中使用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一词,中文被译为“创口微小”并被广泛采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门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创口微小医学,它包括创口微小理念和创口微小方法两部分内容。创口微小理念贯穿于整个疾病诊断、治疗的全过程;创口微小方法实施过程中,以创口微小理念为指导、“以病人为主体”,处处体现出“创口微小人文思想” 。现阶段创口微小医学逐渐运用于临床,创口微小方法方法主要包括内镜外科方法、腔镜外科方法、介入超声方法、介入放射方法,及创口微小化外科方法等5种基本方法。肛肠科中应用于临床的如结肠镜方法,可用来辅助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属于创口微小方法方法的一种。

痔病的创口微小治疗方法

注射方法

注射方法是目前外普遍使用的一种非手术方法, 其优点是治疗内痔的效果可以和手术比较, 痛苦小, 治疗时间短,适宜于Ⅰ~Ⅱ期内痔,特别对于出血症状有效。注射方法依据注射yao物对组织的作用,可分为硬化萎缩法、坏死枯脱法等。现采用较多的是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方法,此方法术后反应小,局部产生疤痕较少;且石炭酸本身有杀菌作用,有益于肛门被污染部位。

结扎方法

结扎方法是治疗痔疮古老的方法,外的文献,对此都有记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扎以小绳,刻以刀”的记载。国外1958年Blaisdell首先报告内痔(丝线)结扎方法。1963年Barronc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胶圈套扎。套扎法是在传统结扎基础上的发展,后者可理解为是改进了的弹性结扎方法。yao线结扎是用yao制丝线或纸裹yao线缠扎在痔核根部,使其坏死脱落,创面经修复而愈。临床使用yao线结扎治疗痔病的报道较少,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胶圈套扎方法,因为套扎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术后肛门疼痛、排便困难、水肿等较其他手术治疗痔疮不明显,至今在外被广泛应用,主要适用于Ⅰ、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Nivatvongs介绍美国Minnesta大学附属医院用胶圈套扎方法治疗内痔,有效。Regan[17]报道了使用特制的吸引套扎器械治疗内痔的方法,方法简单、,使用的特制橡皮圈有效优于其他套扎方法使用的橡皮圈。据相关报道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RPH)对156例轻中度痔患者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满意者149 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1例。

该方法不足在于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痛苦大,并发症中仍有出血、疼痛、坠胀、水肿、小便困难等,甚至有引起严重感染的报道。如结扎、套扎过多,容易引起肛门狭窄。Kumar等认为尽管套扎方法缓解症状非常有效,但有疼痛和血管神经性晕厥的并发症;Murphy曾报道多起因破伤风或梭状芽孢杆菌属感染而死亡的病例,应引起警惕。

 点击免费咨询,与医师在线交流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简称PPH术)是近年来随着肛垫下移学说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治疗痔病的新方法。此手术由过去的以摧毁消除痔核为目的,改为消除症状为目的。由过去尽可能有效的在解剖学上将痔切除的方法,改为通过手术将脱垂的肛垫复位,并在手术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肛垫的结构,以达到术后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地影响精细控便能力的目的。其手术适应证:Ⅲ、Ⅳ期脱垂的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环型混合痔,嵌顿性内痔应在炎症消退后再行本手术;其他手术失败的Ⅱ、Ⅲ期痔;直肠黏膜脱垂。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手术的优点是: 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治疗环形内痔脱垂和痔引起的出血有效;术后肛门部疼痛轻,时间短,术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温馨提示:



版权所有:2014-2019 南宁医博中医肛肠医院 备案号:桂ICP备14000882号,南宁安吉大道11号
医院咨询热线:0771-3139669 注: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